湘潭县融媒体中心4月8日讯(综合)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膏雨润畴的时节,湘潭县的田野间正在徐徐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春耕长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田间地头的忙碌身影,到现代化农机的高效作业;从精心培育的优质秧苗,到科学精准的田间管理,湘潭县在春耕时节展现出别样的活力与希望,处处彰显着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和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排头乡:流水线育秧提速,春耕按下“快进键”
在湘潭县排头乡的春静水稻合作社,智能化多层移动式育秧中心正全力运转,实现“工厂化”育秧。循环运动式育秧育苗机精准完成浸种、摆盘、撒土、播种、覆土等操作,催芽温室、补光系统、风控温控湿控设备一应俱全,每台设备可育秧3000盘,为周边万余亩农田提供秧苗保障。春静水稻的机械化育秧从浸秧到插进大田仅需25天,比传统大田育秧缩短10天左右。一台机器可育秧两亩地,三四个人一天能育秧三百亩左右,显著降低了人工生产成本。如今,春静水稻的机械化育秧已成为排头乡春耕备耕的一大亮点,为当地粮食生产注入了新动力。(王瑶 供稿)
茶恩寺镇:大棚育秧新气象,农技服务促发展
在茶恩寺镇的集中育秧大棚,只见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农户们聚精会神地观摩技术人员的操作,脸上洋溢着对新技术的好奇与喜悦。近日,茶恩寺镇农技人员积极行动起来,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户们提供“点对点”的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户们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举措有力地支撑了春耕生产的提质增效,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进程。茶恩寺镇的春耕生产,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斗志,向着丰收的目标迈进。(谭露 供稿)
锦石乡:精心呵护,绘就育秧好“锦”像
近期,天气变化频繁,为确保育秧工作顺利进行,锦石乡积极应对。一方面,充分利用天气晴朗、温度偏高的有利条件,把握育秧黄金期;另一方面,针对可能出现的温度、湿度骤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村民们为幼苗披上防寒保湿的“外套”,确保幼苗生长不受影响。锦石乡政府农村技术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安排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每日关注气候、温度变化,并及时向村民传达应对天气变化的育秧技术要点,确保育秧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开展。(谭智凯 供稿)
杨嘉桥镇:创新种养模式,一棚双收促发展
在杨嘉桥镇,同福村的宏昆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全镇规模化种粮的“新秀”。今年,合作社在保持流转的1300余亩耕地基本种植双季稻的情况下,与省内一家涉农企业合作,在湘乡市东郊乡、泉塘镇流转3200余亩耕地,计划主要种植双季稻。此外,合作社还投资新建工厂化育秧大棚,扩大集中育秧规模和社会化服务面积。目前,工厂化集中育秧大棚总面积达90余亩,已集中育秧约7500亩的早稻秧苗。合作社计划在育秧大棚放置育秧硬盘时套种丝瓜,等到4月份秧苗移栽之后瓜苗即可牵蔓生长,实现一地两用、一棚双收。(谢颖祺 供稿)
河口镇:春耕进行时,万亩沃野生机盎然
在河口镇莲托村,种粮大户与村民们干劲十足,旋耕机声声作响,翻耕着希望的土地。今年,河口镇稳固传统农事,积极求新。精选适配本地的优质种子,组织多场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传授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知识。农综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科学播种、合理施肥,及时解决各类种植技术难题;水利部门负责全面排查和维护镇内的灌溉渠道、水闸等水利设施,确保春耕期间农田用水充足,一旦发现问题,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修。(程继生 供稿)
射埠镇:田间把脉问诊 护航春耕生产
春分过后,射埠镇早稻育秧大棚一片繁忙景象。针对农户反映的育秧病害问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迅速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农技人员排查发现种子滑壳、秧苗异味、绵腐病及立枯病、部分地块发芽率低等问题。为此,当地组建技术服务队,分片包干指导农户落实小拱棚精细化管理、强化温控、动态补种等措施。叮嘱农户早晚揭膜通风、营养土掺杀菌剂防病。同时,建立“镇-村-组”三级监测网络,每日汇总病害动态,通过微信群推送预警信息并提供技术指导。射埠镇早稻育秧指导覆盖22个村、80余户,育秧近300亩,服务大田超7000亩,预计4月中旬全面栽种,为粮食稳产筑牢基础。(王津 供稿)
石潭镇:“三良”融合,奏响春耕交响曲
走进石潭镇,1.27万亩省级粮食生产示范片内,“三良”三部曲正在六村连片的沃野正奏响春耕交响曲。一是“良种”筑基。石潭镇万亩示范片早稻全部选用低镉中安2号、中安7号等加工型用粮品种,既能守护土壤健康,又以优质优价的市场前景激发农户种植热情,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注入“双保险”。二是“良法”增效。依托“堆码催芽+暗化育秧”技术,秧苗出芽齐整。推广“四合一”技术体系,构建起标准化生产链条。三是“良机”拓新。核心示范区构建“全程机械化”链条,实现核心示范区耕整、移栽、收获环节机械化率达到100%。片区的田畴间,智能化农机穿梭作业,显现代农业风采。(吕德政 供稿)
分水乡:严把验收关,护航春耕田
“彭阿姨,今年准备种多少亩田?有没有什么困难和建议?”在分水乡大冲垅村,集中育秧验收工作正在田间地头火热进行。分水乡2025年早稻集中育秧面积共计11223亩,计划于4月8号左右完成全乡15个村的集中育秧验收工作。
验收期间,分水乡纪委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紧盯春耕生产关键环节。协同分水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深入田间地头,采取丈量地面、GPS走圈等方式对对全乡15个村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进行实地测量;详细询问村上种植大户的补贴发放、早稻育秧面积、秧苗发芽率等情况。以精准监督与严格验收抗牢粮食安全重任,在春耕大考中尽显担当本色。
田野广袤,春耕的热潮持续涌动,湘潭县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工厂化育秧、智慧大棚与精准管护协同创新,田间验收与技术服务双轨并进,构建起从田间到车间的现代化春耕管理体系。湘潭县的春耕生产,正借创新之帆,扬科技之楫,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破浪前行,向着丰收的彼岸稳步驶去。(肖鹏 供稿)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瑶 谭露 谭智凯 谢颖祺 程继生 王津 吕德政 肖鹏
编辑:黄希群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