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近三年与担保行业最为密切的国家层面政策汇总、梳理与解读

来源:湖南农担 编辑:黄希群 2025-04-21 12:29:25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一、2023年7月14日,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这是担保一词首次与银行、保险券商等传统金融并列出现在中央政策文件上,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融资担保功能性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之后关于融资担保行业重磅政策出台的“风向标”。

二、2023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全国各地要加快补齐规则和监管短板,完善融资担保公司业务监管规制;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机制,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强化支农支小正向激励。该《意见》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坚定了信心,并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三、2024年4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

在《通知》指导下,各省、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明确加强监管,并开展“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的排查工作。在此过程中,多家融资担保公司因合规性未能达到监管要求,其《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被依法依规注销或吊销。国内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向更为规范、更为健康、突出主责主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四、2024年12月15日,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公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规定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银行、保险、融资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办法》中明确了监管四大原则:依法合规、全面覆盖、权责清晰、务实高效。明确了合规责任体系:国有担保机构董事会承担合规管理最终责任;高管层负责落实合规目标,研究设立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团队(统筹审查、风控、重大事项报告);强调各国有融资担保机构须强化合规部门运作的独立性,完善内部追责机制。同时,《办法》也鼓励通过嵌入信息化手段,覆盖决策机制、业务操作、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等各方面。未来,各地方金融管理局也将参照该《办法》对国有融资担保机构的合规建设进行监督与指导。

五、2025年2月19日,财政部联合五部门印发《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构建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新发展范式,其价值不仅在于破解了行业多年来的定位困局,还为融资担保机构的高质量、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具体实践路径。随着《管理办法》的落地执行,融资担保行业将呈现“两极分化”趋势:专注普惠金融、风控能力扎实的担保机构将获得更多政策红利,而治理僵化、偏离主业的机构将面临退出风险。未来行业竞争将转向产品创新、风险定价、数字赋能等核心能力的比拼。

此外,人民日报于2025年4月8日刊登文章《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提质》,文章核心观点在于鼓励政府、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提质,充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效能,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同时,也给出了四点建议:提高政策执行的刚性与协同性;兼顾风险防控与普惠目标;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提质》可以看作是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在执行层面作出进一步指导,在方法论层面明确了发力方向。

来源:湖南农担

编辑:黄希群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