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易俗河镇:“双梅经验”蹚出土地流转新路

来源:易俗河镇 作者:张又戈 陈鹏程 编辑:李岱 2025-03-20 10:12:58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20日讯(通讯员 张又戈 陈鹏程)在湘潭县易俗河镇双梅村,种粮大户陈永忠正忙着进行集中育秧,几千片秧盘在秧田中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近年来,易俗河镇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坚持粮油种植优先发展,加快培养收成好、收入高、百姓满意的新型种粮主体。

讲好“一句话” 做实土地流转

“好的大户分享收益,优秀的大户赢得人心。”双梅村党支部书记陈仙云感叹道。双梅村通过做优基层治理和市场调控,多举措做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村支两委积极在各村民小组中召开土地流转交流会,“我们的农田流转了,那我们是不是就没事做了?”“给大户种田,能种得有我们自己种得好吗?”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双梅村村支两委成员和陈永忠一起与村民耐心沟通,细心讲解相关的政策,消除村民们对于土地流转的顾虑。此外,双梅村还明确了土地流转的承包价,不论农田区位、水利的优劣程度,在承包价格上都一视同仁,而且只要有村民愿意流转,陈永忠就照单全收;若是村民赋闲在家,农忙时陈永忠还可以出150元每天的工价雇佣闲置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对于部分不愿意流转却影响周围土地连成片的,双梅村就以邻近土地置换进行协调。

随着相关工作的开展,陈永忠承包的土地逐渐从邻居、表亲,扩大到了村中各组。对于他而言,讲原则是他能承包到土地的秘诀:一视同仁、不拖欠承包费、不计较协商中的小争议。“农机经过其他村民的田地产生的碾压损耗,我们都会主动补偿,但如果他们租的机器经过我们承包的田,我们对于损耗赔偿是不作要求的。”陈永忠逐渐成为了双梅村有口皆碑的优秀大户,一人就承包了村里800多亩农田。

c2beefad88929103ae4a7f54cea9bff.jpg

种好“一片田”精作百姓良田

承包农田易,种好农田难。“有别处的大户粗放式地进行生产,糟蹋了好田,也让很多百姓心寒。”对于承包到手的农田,陈永忠都当作是自家田一样精心照料:过去有天旱的时候,不分昼夜地管水看水,协调水泵进行浇灌;精心挑选本地出名的“华绿肥”进行施肥;主动翻修沟渠水利设施,更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几块田算上这些“沉没成本”下来已经亏本了,但还是有始有终地干下来了,“无论如何不能让村民觉得我们没有把他们的田种好”。

在这样精心的耕作下,陈永忠承包土地的连续性稳定了下来,承包过来的土地基本上没有第二年退包的。而他在推动土地流转后取得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套完备的农机设备排列在陈永忠家的大院里,如果没取得好的收成,一般人是养不起这一套农机的。

“我自己上心是一方面,镇上也给予了我很多支持”,陈永忠介绍道。据了解,易俗河镇今年以来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针对最近的集中育秧,易俗河镇农技工作人员积极下沉到春耕一线进行指导,就防范“倒春寒”和“稻瘟病”进行技术帮扶。同时对于种粮主体的农用机械,易俗河镇也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和监管,协助辖区内种粮大户耕好“无形农田”。

克服推动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天然阻力、如何释放粮食生产新潜力、推广双季稻种植可持续化发展,是不少村面临的现实难题。就双梅经验而言,通过加强和小农户的沟通,提升大户生产质量,完善土地承包服务链,是欠发达村提高土地流转率的有效途径。(完)


来源:易俗河镇

作者:张又戈 陈鹏程

编辑:李岱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646947/64/147972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