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高四新: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2.“五好”园区: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
3.绿色园区:指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规划、空间布局、产业链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运行管理等过程,全方位实现绿色低碳和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园区,是绿色工厂和绿色基础设施集聚的平台。
4.“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5.一主一特一先: “一主”是指食品医药产业,“一特”是指新材料产业,“一先”是指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6.“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指围绕湘潭县内“规上”企业、国省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改一扩”企业,深入走基层、入园区、进企业,集中宣传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政策措施,通过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集中解决一批制约项目推进、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
7.智赋千企: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重点,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让更多企业插上智能化翅膀,着力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8.三改一扩:技术改造、数字化改造、减排减污绿色低碳化改造、扩产增效。
9.专精特新: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
10.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1.四包四助四落实:指湘潭县为扛牢粮食生产责任,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联点领导包村、镇村干部包网格到组、技术干部包主体、帮助政策、帮助技术、帮助信息、帮助服务、落实面积、落实责任、落实主体、落实成效”的责任机制。
12.春静模式:指在粮食生产管理中“利用‘六统四定’统分结合模式、‘十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投贷联动’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解决农业生产中耕、种、管、收、防等方面的难题,实现粮食生产稳面增效、降本增收”的创新模式。
13.两主一优一新一特:指湘潭县农业产业格局中“粮油和畜禽两个传统主产业、湘莲优势产业、预制菜新兴产业和地域特色产业”。
14.天易直通车:是天易经开区为了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而创新打造的服务平台。主要面向园区企业和产业投资项目,受理范围包括融资需求、社会保障、科技创新、人才需求、惠企政策、税务问题、用地用房、工程建设、行政审批、法律咨询等内容。
15.秸秆“五化”利用: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
16.政务小莲:是湘潭县各行政审批部门业务里手的形象代称,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专门为企业群众提供各类优质政务服务。
17.枫桥经验:“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18.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指基层政府或组织承担了超出其资源和能力范围的任务和责任,就像一匹小马试图拉动一辆大车一样艰难的问题。
19.两条线三回归:指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回归公益,公益回归财政,财政回归预算;产业投资回归竞争,竞争回归市场,市场回归效率。
20.数据要素×:指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与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相结合,发挥乘数效应,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