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融媒体中心11月21日讯(记者 潘文琦 陈嘉伦 实习记者 郭子凡)残疾人事业,事事关乎民生福祉。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是新时代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湘潭县残联始终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以促进就业、扶持创业、辐射带动为抓手,为残疾人铺就了一条“幸福就业路”。
乘“蜂”破浪 奏响自立自强“协作曲”
唐泽剑展示蜂板
“嗡嗡嗡”,11月20日,走进湘潭县鸣鸽养蜂专业合作社,树荫下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放蜂箱跃入眼帘,蜂箱里时不时传来蜜蜂的“歌唱声”。今年60岁的基地负责人唐泽剑正戴着防蛰帽,弯着腰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盖,慢慢抽起一块蜂板,仔细察看着蜂蜜量。
“我的人生就是在乘‘蜂’破浪,一开始被盯得满身是包,但最后还是酿出了‘甜蜜’的生活。”17年前,在经历两次意外摔伤后,唐泽剑腿部残疾,被评定为肢体三级伤残,就业上一度犯了难。直到2011年,在唐泽剑兜兜转转寻找就业方向时,湘潭县第一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向他抛来橄榄枝,在湘潭县残联组织的养蜂技术培训班里,他努力学习养蜂技术,并与养蜂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永远记得培训班结业后,县残联免费送了我一箱蜂。”从这一箱蜂开始,唐泽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致富路。养蜂期间,他常向有经验的养蜂专业户讨教,并仔细观察蜜蜂的活动规律,“那个时候天天被蜜蜂叮成‘猪八戒’”,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分蜂、割蜂、摇蜜,做蜂箱……这些曾经一窍不通的技术成了唐泽剑的拿手好戏。
“县残联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让我学会了养蜂技巧,我才能走到今天,我能学会,我相信其他残疾朋友们也能学会。”2013年3月,唐泽剑成立了湘潭县鸣鸽养蜂专业合作社,吸引谭家山镇68名村民加入合作社一起养蜂;同年5月,唐泽剑为谭家山镇29名残疾人进行养蜂技术培训,像当年县残联一样,结课后他也一人发了一箱蜂,让他们自己回家实践,从此,数以百万计的蜜蜂成了这些残疾人的“致富利器”。
唐泽剑正在直播卖蜂蜜
“一晃眼就60岁了,我也想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唐泽剑平时还通过直播拓宽销售路径,将蜂蜜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在养蜂的第十四个年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蜂农合作社的湘潭县鸣鸽养蜂专业合作社拥有1300多个蜂箱,一年产蜜20吨到25吨不等,年产值突破300万元,一心扑在“甜蜜”事业上的唐泽剑,在做大做强养蜂产业的同时,还陆陆续续帮助全县各乡镇33名不同级别的残疾人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甜蜜”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切实帮助贫困残疾人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今年,湘潭县残联对全县200名困难残疾人的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免费发放生产物资帮扶,以提升残疾人自主就业能力,同时联合县农行持续开展金融助残活动,为缺少创业资金的残疾人解决资金难题,自平台搭建以来,有207名残疾人申请惠农贷款,成功授信38笔,授信资金1336万元,带动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35户39人。
“送”岗到家 开出就业“幸福花”
尹卫国正在缝制箱包
“哒哒哒……”,在湘潭县茶恩寺镇桥市村湘潭桥市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今年52岁的尹卫国正在箱包厂打包区内舒心工作着,尹卫国1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因治疗处理不及时导致终身残疾,但他身残志坚,仍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箱包厂聘用他从事保洁、剪线头、箱包里外翻面等简易工作,有效提升了他的生活水平。“家里就剩我和75岁的老母亲了,现在我能在村里自力更生,减轻家庭负担,我觉得非常满足!”就在家门口,尹卫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让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是湘潭县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着眼点。为缓解当前残疾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今年1月,湘潭县残联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活动期间,对残疾人就业需求实名制录入322人次,深入各乡镇举办10场招聘会,实现就业27人,同时湘潭县依托“十四五”3家省级就业帮基地,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156名,目前,湘潭县正创建3家县级就业帮扶基地、推荐2家单位申报创建市级就业帮扶基地以实现更多残疾人就业。
靶向发力托起“稳稳的幸福”
“感谢县残联对我们合作社的关心和支持,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基地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残疾人共同致富!”李德仁是一名视力四级残疾人,需要佩戴镜片像瓶底一样厚的眼镜才能干活,在县残联的帮助下,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先后成立了湘潭县九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湘潭县正帮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种、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的模式,目前该流转耕地面积超过2000亩,添置了多台(套)烘干机、植保无人机和抛秧机,除了满足自身需求,还对外承揽水稻耕、种、收等劳务,每年服务水稻面积超过6000亩。靠双手勤劳致富的李德仁,看到周边有不少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难以就业,他便主动安排了当地42名残疾人到他的水稻、“莲+渔”共养、瓜蒌种植等基地务工,每年发放工资2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荐该合作社申报市级残联认定疾人灵活就业基地,帮助合作社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合作社安排当地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授人以渔、智志相扶,让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才能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于峰回路转中追求进步,于柳暗花明间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今年以来,湘潭县已实现新增就业残疾人129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3人、农村新增就业116人。下阶段,湘潭县将持续营造良好氛围,帮助更多残疾人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潘文琦 陈嘉伦 郭子凡
编辑:赵思佳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