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珊
站在堤岸的最高处远眺,眼前是宽阔而平静的涟水,秋波粼粼,河风悠悠,大气磅礴。“小时候,这里不是马路,而是长长的铁轨,我们每天坐在车站边,看运煤的火车停又开,来了又去。”湘潭县河口镇文联主席刘友培所说的铁路,是一段从王家山煤矿通往河口镇的运煤铁路,所谓的车站不过就是临时卸煤的转运点。
那时,每天有两趟运煤的火车在这里停靠,将煤卸在路边后再转水路运往外地。火车只有几节车皮,但每一车皮装载的散煤就有好几十吨,堆在路边就成了一座小山,这成了孩提时刘友培和小伙伴们的“乐园”。捡煤球“打仗”,在煤堆上“冲锋”,在煤灰里打滚……每每被挑煤的工人驱赶时,伙伴们已然滚成了“黑炭球”,回到家中,肯定免不了父母的一顿暴揍,第二天仍乐此不疲。
从“火车站”到码头只有百米左右,码头没有名字,大家随口叫它“河口码头”,那时每天会有大船停靠在岸边,等待运煤的火车到来,将王家山的煤转运至全国各地。儿时的刘友培总是幻想着偷偷爬上这神秘的大船,漂向不知名的远方,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但始终还是没有这个勇气。
湘潭文史专家何歌劲讲到了这条铁路上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58年9月初,77岁的毛宇居从北京回到湘潭,他身上带着毛泽东主席亲手为“湘潭大学”的题名手稿。当时他乘船来到了河口码头,再转乘这条铁路上的小火车,亲自赶往位于杨嘉桥的湘潭大学原湘江煤矿的旧址。
除了与车站配套运输煤炭外,码头还承载了渡口的作用。渡船是免费的,一次可以坐10余人,船上只有一个掌舵人,划桨的就是全体乘船的人,人坐满了就走,每天的趟数与时间无关,只与渡河的人数有关。“如果你懒得划,就只能坐私人的木筏子。”刘友培说,有点小资情调的人都愿意花3分钱,坐在船头吹着悠悠的河风,从河口坐到湘潭城里的犁头嘴。
“2角钱搭洋船到湘潭买酱萝卜。”这句话是指闲得无事的河口人打发时间的方式,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洋船码头坐船耍,是多少河口人难以磨灭的回忆。离渡口200米处,曾是人来人往的洋船码头。要从河口去株洲、湘潭,从这里坐船走是最快的,一天能打个来回,才有了“买酱萝卜”一说。
顺着逶迤而上的马路望去,眼前是一片开阔之地,远处的上游只有一艘木船随着碧波在水中荡漾。这些曾经伫立在涟水之畔的老码头、老车站、老渡口,它们甚至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如今也难觅踪影。随着王家山煤矿的关停,铁路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每天运煤的火车也从此停摆。何歌劲介绍,通往杨嘉桥的公路修建时,这条铁路成了最方便快捷的通道,只要拆除铁轨,平整路面,一条笔直崭新马路就成形了,也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公路的便捷逐步取代了水路,码头和渡口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几年前,河口码头彻底关停,被位于河口镇月形村的大型物流码头所取代。现在的涟水岸边,隐约可见那垫脚的麻石,它镌刻着湘潭县河口镇时代的繁荣与进步,是一个时代的骄傲缩影,超越了百年历史的寂寥守望,铭刻兴衰沉浮。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赵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