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民自制“扯糖机”提升效率又“吸金”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罗建 2022-04-01 16:49:27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3月31日讯(来源:湘潭在线)湘潭有句老话“蒸酒熬糖做豆腐”,是说湘潭民间流传着酿酒、熬糖、做豆腐等传统工艺,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三类工艺对手艺人的要求比较高,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得到色香味俱全的上好成品。

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59岁的陈耀兰出生于熬糖世家,七八岁时就能单独熬糖,后来经营药糖作坊,是一位地道的“老师傅”。随着时代的进步,这名“老师傅”发明了新玩意——扯糖机,给当地的制糖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扯糖机看上去简单,由几块不锈钢板组成机身,核心部分是三根由食品级专用塑料制成的管子。在传统制糖工艺中,扯糖完全靠手工。一锅饴糖往往有15公斤,手艺人从中取出一大把,用双手来回扯动。“一手糖要扯上百次,需要将近十分钟。”陈耀兰介绍,饴糖黏性极高,加上扯糖次数多,手艺人每次都要用上“洪荒之力”,实属不易。自从用上扯糖机后,扯一把糖只需要2分钟,每次的扯糖量也更大了,手艺人还不费吹灰之力。

说到发明这台机器的缘由,还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说起。当时,陈耀兰工作的企业曾从浙江请来师傅制作扯糖机,由于没有考虑到饴糖遇热会融化的特点,制作的机器并不实用。陈耀兰认为,机器的工作原理是对的,只需改进“核心技术”即可。1993年,在一次农活中弄伤了手的陈耀兰无法扯糖,可自家作坊里的制糖工作不能停,他只好聘请师傅来帮忙。不过,这位师傅手艺不够老练,陈耀兰便萌生了制造扯糖机的想法。

于是,陈耀兰开始了一次次尝试。用来打散糖的管子从铁管变成了木管,最后变成了塑料管,1993年当年就研制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陈耀兰克服了不少困难。比如,手头没有这么多资金购买材料,他就把犁田机拆下来;不会焊工的他,慢慢学会了焊接;机子最初是用固定速度的齿轮带动,扯出来的糖口感不好、颜色也比较深,他又把动能换成变速的电机……陈耀兰最初需要个把月才能做好一台机器,如今只需四五天。整个过程中,只有机床部分需要到镇上请人操作,其余环节他都可以独立完成。这些年,陈耀兰一直在改进扯糖机,使各方面的性能越来越完善,与此同时,他的制糖作坊产量逐年提升,打造了中路铺药糖产业中的知名品牌。

当然,陈耀兰的扯糖机也逐渐在业内传开了,吸引不少制糖师傅赶来学习。 虽然陈耀兰没有就此申请专利,但他发明的这个扯糖机因实用而颇受欢迎。不单是中路铺镇本地的制糖师傅买了他的机器,湘潭市区、南岳、宁乡等地的师傅也都来购买。如今在湖南科大附近从事制糖工作的李师傅就是陈耀兰的“粉丝”,他是第一个跟陈耀兰买扯糖机的人,2021年5月间,他又定做了一台。

按照现在的价格,一台扯糖机售价达到七八千元,陈耀兰靠卖机器也小赚了一把。不过,他玩笑着说道:“这个机子比较扎实,经久耐用,很难有用坏再来买的,销量上不去呢。”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罗建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