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显成效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12月6日讯(记者 何新闻 李思源)湘潭县谭家山煤矿区曾被誉为“湘中煤都”“湘中黑珍珠”,采掘历史悠久,但长期粗放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绿色蝶变”。
耕地修复后实现土地流转
近日,在谭家山镇霞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红菜苔迎来了丰收,村民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收,这些干净、新鲜、绿色的红菜苔一经上市便成了俏手货。
今年三月份,基地负责人陈文杰了解到这里的耕地被修复,可进行土地流转和机械化生产,便从村上流转了近百亩土地。“由于土地连片规整,利于机械作业,前期节约了不少人工成本,每亩红菜苔的利润可提高一千多元。”陈文杰高兴地告诉我们。
紫荆河工程修复前后对比
如今,走进谭家山煤矿区,抛荒多年的耕地修复成了集中连片的良田,光秃荒芜的矿山披上了绿意盎然的生态绿衣,杂草丛生的荒坡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治理后的紫荆河水清河畅……这些都是湘潭县强力推进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据悉,湘潭县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是湖南省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五大矿区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之一,总投资2.939亿元,实施范围涉及7个村3个社区,共17.7平方公里。项目分榜塘湿地公园、矿山遗址公园、霞峰美谷、紫荆河生态田园、观音山森林文化园等“五个片区”,实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补水及水利水系恢复工程、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修复工程、监测工程和危房修缮等“六大工程”。
目前,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工程任务已全部完成,项目治理露采坑22处,治理废(矸)石堆27处共158.7亩;治理废弃工业广场12处,面积420.8亩;处置山体裂缝1处,地面变形区1处,从根本上处置地面塌陷坑11个;拆除矿区危房186户,实现了安全避让;整修山塘湿地104个,修复水域面积共654.46亩;整治河道5.55千米,整治渠道3297米;S313省道绿化长度5450米;修建人饮水管线67千米;设置位移监测点(观测站)66个,基准站4个,建(构)物垂直位移监测点364个,地表裂缝监测点11处;修复耕地4795.5亩,其中塌陷严重区4111.9亩;新增或修复林地438.84亩。已组织完成了县级自验、市级初验工作。(完)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新闻 李思源
编辑:罗建
本文为湘潭县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1/12/06/1049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