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智奇(左)与湘潭县农业农村局专技人员查看玉竹长势。(记者 白杨 摄)
红网湘潭县分站7月9日讯(来源:湘潭在线 记者 黄武平)“今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种植效益很不错,其中,每亩枳壳的产值有1万元以上。”近日,正在忙于打包发货的湘潭县谭智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智奇说,他有270亩处于盛产期的枳壳种植基地,其中衡阳常宁市有200亩、湘潭县茶恩寺镇70亩。从5月下旬开始采摘、加工,到目前已接近尾声,供不应求。
谭智奇是湘潭县茶恩寺镇柏棠村人,已在中药材产销行业摸爬滚打24年。目前拥有50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共20多个品种,其中以湘莲、玉竹为主,年产值达3800多万元。
打工起步 找准出路
谭智奇的父母都务农,种植水稻、湘莲和做湘莲生意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未曾想,1994年做生意时亏损50万元,从此债台高筑。
“那时我才14岁,为替父母减轻负担,我带着妹妹卖冰棒、捡废品挣钱,一家人千方百计还债。”谭智奇说,父母费了好大的力气,直到2001年才还清利息。
1997年中专毕业后,谭智奇在湘潭县易俗河镇一家中药材店打工,接着又到邵东药材市场务工。他勤奋好学,不仅在中药材店努力干活,挣钱替家里还债,还挤时间参加药学类自考 ,钻研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知识,并细心了解中药材市场信息,不断充实各方面的知识技能。
2001年下半年,谭智奇决定回家做药材生意。他从收购周边农户零散的黄精、木瓜、黄栀子等起步,逐渐将视野扩大到外地,生意越做越大。
2002年元月,谭智奇在常德、益阳等地收购土茯苓卖到广州,赚了50多万元,获得人生“第一桶金”。还清家庭欠债后,他在茶恩寺镇、中路铺镇陆续开了几家药店。
目光长远 事业有成
2003年,他在茶恩寺镇东山村流转了100亩山地,全部种上黄栀子苗,3年后进入丰产期。每年采收时,可日出干货100-200公斤,全部用自制土窑烘焙加工。虽然辛苦,但收入可观。
从2013年开始,谭智奇与人合作陆续在常德、益阳、衡阳、郴州等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种植中药材玉竹、黄精、枳壳等,共约20个品种。
2018年,谭智奇注册成立湘潭县谭智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中路铺镇、茶恩寺镇流转耕地和荒山坡共3000余亩,种植湘莲、玉竹、枳壳等。其中,柳桥村种了1000余亩枳壳,竹冲村种了500亩玉竹。
2019年,谭智奇在中路铺镇镇区附近投资修建了标准化生产加工厂房,添置了全套机械设备,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加、销全产业链完善,今年还注册了农业公司。
知恩图报 造福乡邻
截至目前,谭智奇在市内外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共有38处,总面积达5000多亩。其中,湘莲种植面积最大,约3000亩,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玉竹年产值最大,有2000多万元,种植面积1700亩,这是迄今为止全省最大的玉竹种植基地。
这些生产基地给附近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每天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仅今年5月给竹冲村500亩玉竹基地除草,就支付人工费20 多万元。
致富不忘来时路,处处都做有心人。谭智奇总是尽力帮助别人,回报社会。从2014年起,他资助了两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中路铺镇有位老农民20多年前种植了上千棵杜仲树(树皮入药),一直苦于找不到买主,2016年他知道这件事后,主动上门收购;近几年,每逢重阳节、春节他都要给茶恩寺镇的部分老人或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
来源:湘潭在线
编辑: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