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士无双 巨匠永恒——云龙中学国旗下讲话

来源:湘潭县云龙中学 作者:宋可 编辑:罗伟 2021-05-25 15:07:42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QQ图片20210525150257.jpg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2008班的宋可,很荣幸站在这里。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感恩袁隆平院士——国士无双 巨匠永恒”。

诗人臧克家曾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世间许多东西都经不住时间洪流的冲刷和历史风沙的掩埋。唯有精神和意志,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被尊为“杂交水稻之父”、帮助国人端牢饭碗的老人走了。国士无双,巨匠永恒,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致敬默哀!

侠之大者,国之仁士。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首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朴素的心愿点燃了求索的心灵,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自1976年起,杂交水稻的成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让中国人告别饥饿,端稳了自己的饭碗。“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院士毕其一生,专注田畴;为“稻粱”谋,为民生计,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进了人民的心中!

公今不幸离人世,“稻”有疑难可问谁?我们在婆娑的泪光中回忆他的音容、怀念他的伟绩、仰望他的背影。

霍金去世了,我没哭,因为我不懂时空论。金庸去世了,我没哭,因为我没有武侠梦。袁隆平去世了,我哭了,因为我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饭啊。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我们也许未曾看见,在金色的阳光下,有个人无数次在田畴间弯腰耕作,佝偻的身躯和那干裂的手掌在黄土地里蹒跚而进,他轻抚稻花,期望稻谷飘香,盈车嘉穗。

一年又一年,一遍又一遍,汗水洒满田地,有过失败,有过心痛,但也有获得成果的喜悦。几十年如一日,几十载栉风沐雨,却也甘之如饴,因为他相信弱苗终有一天也能够参天。

袁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但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农民。袁爷爷走了,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从没有打败他的信心;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也没有止住他继续探索的脚步。他以稻秆为笔,倾注毕生心血,在大地上尽情书写华章。

袁爷爷说过的许多话,朴素而充满哲理。其中对青少年的一句话更是能引起你我的共鸣:“知识是基础,汗水要实践。所谓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你不要放弃它,机会宠爱有心人”。我还很喜欢他老人家的另外一句话:“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感情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是的,我们每个人是一粒种子,每粒种子健康了,不仅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根深叶茂了,共和国的伟业也自然就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了。

昨夜仰望星辰,我发现一颗最亮的星,我想那一定是“袁隆平星”。原来袁爷爷从未想过离开我们,他老人家只是到了另一个星球继续指导培育水稻去了。未来某一天,当我们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当我们学习生物“科学家访谈”——毕生追求的“禾下乘凉梦”时,当我们端起香喷喷的白米饭时,我们当感恩袁爷爷,并继承他老人家的遗志,重新挑起他的担子,完成他禾下乘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每一位云龙学子应当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发奋进取,树立伟大理想,承担起时代重任。在成才的道路上探寻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与热!

来源:湘潭县云龙中学

作者:宋可

编辑:罗伟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1/05/25/93987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