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牛头化工“重生”记:让污染土壤重焕绿色生机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思源 编辑:罗建 2020-05-15 09:17:12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红网湘潭县分站5月15日讯(记者 李思源)说起湘潭县牛头化工有限公司,很多人并不陌生。2014年,该公司依法全面停产退出,但厂区遗留废液、废渣未得到妥当处理,遭到破坏的土壤仍需修复,为解决这一问题,湘潭县开展牛头化工污染土地修复工程,让污染土壤重焕绿色生机。

QQ图片20200515090842.jpg

QQ图片20200515090924.jpg

绿盈盈的草坪正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

立夏时节,眼前这片绿盈盈的草坪正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看到这一景象,你能和废渣、污染土壤联系起来吗?上世纪70年代,牛头化工正式投产,主要生产立德粉、氯化钡、镉红等二十余种产品。因厂房内储罐、管道、反应釜等设施长期停止使用,出现严重的腐蚀和老化,并造成了废液的跑、冒、滴、漏,对厂区内土壤造成污染,使土壤成为二次污染源,土壤中污染物可能随灰尘、植物吸收、渗透进入地下水,对人体和生态产生危害。

QQ图片20200515090441.jpg

牛头化工有限公司污染土地修复二期工程

QQ图片20200515090822.jpg

施工现场

QQ图片20200515090649.jpg

工人正在忙碌

公司停产退出之后,我县开展污染土地修复工程,共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于2018年9月已完成对厂区外渣场治理、并验收;二期工程对厂区内遗留的废液、废渣及受污染土壤进行治理,目前仍在有序推进中。

 牛头化工污染土地修复二期工程技术负责人易科军介绍:“处理的污染土壤量大约有25万方,污染土壤的治理分两种,一种是异位的氧化处理,这属于重金属污染,处理的位置在原厂区地皮以下-4米的位置,总量大约有17万方;第二是轻度污染土壤治理 ,在-4至-7米的位置,污染总量大约有7万方。”

QQ图片20200515090742.jpg

处理完成的土壤

QQ图片20200515090806.jpg

修复后的土壤便可原位回填至厂区

该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污染土壤清挖后转运至专用的处理厂,经过破碎、筛分、加药剂等固化稳定化处理,再被运送至养护厂进行1-2天的养护,经过第三方检测合格后,修复后的土壤便可原位回填至厂区,“我身后的这一片就是处理完成的土壤,大概在2万立方左右,这个是属于暂存的场地,面积在5千平方左右,我们对这个暂存场地进行隔离化处理,通过我们的专业测试,这块污染土壤的治理已经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能够完全满足回填的需要。”

截至目前,二期工程项目方已对厂区内遗留的634.8m³废液、2615.73m³废渣进行了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对40000m³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稳定化处理,剩下的20余万m³重金属污染土壤也将于今年10月份全部处理完成。届时,原牛头化工被污染的土壤将全部告别重金属,重新恢复生产力。

市生态环境局湘潭县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蔡艳红表示:“ 通过修复以后,能够改善周边环境的质量,进而能够减少对饮用水源的影响,所以这个工程是民生工程、环保工程,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更有环境效益。”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思源

编辑:罗建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0/05/15/723683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