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山桥镇: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集体经济喜结硕果

来源:青山桥镇 作者:谢露 编辑:罗建 2020-04-20 15:38:11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1417c7b98bb64f0199903ff9569dad8d.jpg

水稻种植基地。

84168244bcee4123bd01d5827238d96a.jpg

三黄鸡散养基地。

f915708dbf1c4aefaee078c55c02c796 (1).jpg

中草药博落回种植区。

082c69d66dd642e4a85ebaab4887be6b.jpg

合作社发放工资。

红网湘潭县分站4月20日讯(通讯员谢露)黄桃地里树木葱绿、莲藕池中水波荡漾、竹林深处鸡鸣阵阵、水稻田内秧苗细长……四月的青山桥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处处散发着盎然春意,积蓄着蓬勃力量。近年以来,青山桥镇以“党建领航”为抓手,着力开拓村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创新机制、主动作为,积极打造“一村多品”的集体经济发展大格局。

支部引领明方向 战斗堡垒来帮忙

“农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集体强不强,就看领头羊!”作为村上的掌舵者,龙舞村党支部书记左映平深知这个道理,要想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支委班子必须带好头!这位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女书记说干就干,请专业人士分析研判村级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劣势、召集村民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带领人员到各地学习考察……最终,该村决定采取“1+3”经营模式(即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率先在全镇发展莲藕、黄桃产业,由支委班子带头,吸引村民成立合作社,将村内种植结构调整流转的70亩水田统一规划打造成湘莲种植基地,目前已使6户20名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2020年该村又流转了50余亩旱土和旱田建设黄桃基地,为全村400户农户分发2000株黄桃树苗,以点带面进行种植,结果后由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村民们干劲十足。

而在该镇高屯村,许多贫困户党员想为村级集体经济出力,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渠道,于是该村支委班子立马行动,赴浙江安吉实地考察取经,引进白茶项目,采用“支部引领”方式投产,以白茶产业为纽带建设种植基地,形成“党支部+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既满足贫困户想为村出力的意愿,又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问题。

“党组织+”方式让各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释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发挥,凝聚起了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盘活资源增活力 多轮驱动有动力

敢问路在何方?金点子擦出指引集体经济发展的灿烂火花,去年以来,青山桥镇多措并举,通过挖掘特色、流转土地、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特色资源、激活闲置资源、唤醒沉睡资源,坚持走多元增收致富路。

“咱们村上有昌山,这可是湘潭县的最高峰,这旅游我们可以搞起来不?”龙舞村90后后备干部赵霞的一句话,点醒了村主任杨坚,昌山巍峨峻峭,气氛磅礴,海拔755.1米,是一处原生态待开发的旅游胜地,极具开发价值。说干就干,龙舞村干部立即与相关部门衔接,聘请专业人员规划旅游路线,建设“湘潭县昌山旅游接待中心”,计划以昌山生态旅游开发为主导产业,结合发展乡村民宿、休闲观光、乡村美食、生态养殖等产业及建设旅游特产购买点等配套设施,利用“文化旅游节”、“穿越昌山徒步行”等活动契机,发挥“青山唢呐”、“昌山杜鹃”、“昌山猕猴桃酒”等特色元素的魅力,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底蕴,带动龙舞村休闲观光与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不易弯,村上要发展,合作社是个法,要把大家拧成一根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于发展集体经济,霞岭村书记肖建平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建立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马上,由村支两委5人发起的鳌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注册资金100万元,面向全体村民扩股,让村民摇身一变成“股东”,现已拥有股东21户,扩股融资63万元。合作社利用两个月的时间,便成功将全村1034亩耕地流转到社,并建立专业存储和烘干基地,生产经营蒸蒸日上。

“我没钱入股,家里就有点地,我把家里的田土流转给了合作社,然后他们种植湘莲,我老公也来这里干点活。去年村上给了我们地的“租金”,我老公还有工资。”说起这些,霞岭村彭家组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水平喜笑颜开。针对部分贫困户想入股却没有资金的问题,该村积极探索,大胆行动,形成了“1+3”的合作社扶贫新模式(“1”即村级专业合作社,“3”即土地流转费、就业工资、产业分红),三条增收路为部分有地无钱、有力无地的贫困户打开了增收的新口子,目前鳌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吸纳了23位贫困劳动力与弱劳动力就业,人均工资收入达2400元/月,年底贫困户还可享受养殖基地纯收入20%的分红。

创新方式延链条 发展东风乘势起

“咱们村上不能只搞一个简单的合作社,得要多搞点特色才行,不然可没啥竞争力。”曾在外当过“包工头”的霞岭村主任周全湘提议,产品单一的合作社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产品种类不多销路就不会广。建设“多链条合作社”的计划被霞岭村提上了工作日程,目前,合作社已初步建成五个产业链:水稻+油菜粮油主产区450亩、湘莲+水产套养区150亩、中草药博落回种植区60亩、泥鳅养殖区20亩、三黄鸡散养区30亩,并计划与丽华牧业合作增加养鸡大棚2个,同时持续引进经济作物种植新技术,计划增加种植面积300亩。推进“多链条合作社”后,霞岭村还结合实际,对原有的产业进行整合规划管理,带动群众“抱团发展”,邀请村民们加入成为社员,合作社通过指导他们改进技术,把原来一些零散的产业“打包”形成规模发展,让传统的种植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农业。

镇有当家产业,村有致富门路,产业发展的思路打开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就激发了,企业壮大、合作社发展、农户增收的多赢局面正在逐步形成,这个偏远的“西藏”皮鞋小镇正用充满特色的产业画笔描绘着集体经济发展的美丽画卷,在山乡田野里孕育出新的无穷希望。(完)

来源:青山桥镇

作者:谢露

编辑:罗建

本文链接:https://www.xtxnews.cn/content/2020/04/20/70860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