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袁家大屋的大忙人——记锦石乡金湖村优秀共产党员冯少球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 2019-12-02 15:16:20
中国莲乡 湘潭县发布
—分享—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从地平线升起,在锦石乡金湖村袁家大屋美丽屋场,总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一会打扫灰尘、一会儿扯除杂草、一会儿浇灌花木......他就是74岁的冯少球同志——一位老共产党员、一位老基层干部、一位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忙人。

(他,是一个工作追求“极致”的人)

冯少球年轻时曾任大队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一心扑在工作上。“极致”是他的追求,每项工作,不论多难,只要群众需要、群众受益,他都会想方设法做好。1973年,大队还比较穷,没有办公场地,开会只能借用群众堂屋进行。那时,大队只有栋土砖房来当学校,小雨小漏,大雨大漏,破败不堪,雨太大,孩子们都不敢去上学。这些,冯少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更是落实在行动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出现在冯少球心头:村上一定要有大队部,学校一定得建新的!没钱买砖就自己烧,没钱买门窗就自己做。他硬是和群众一道,挑土和泥、做胚烧窑,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一片瓦一片瓦地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74年,崭新的大队部、崭新的大队小学建起来了。学校开学的那天,群众奔走相告:“我们大队有新学校了!下再大的雨也不担心漏水了!”冯少球吃苦耐劳,工作扎实,不但群众看在眼里,组织也看在眼里。不久,冯少球调到公社,任农机厂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农机厂办得红红火火,由原来的3台拖拉机发展到固定资产100多万元。企业兴旺了,需要的人也多了,周边近百户村民陆陆续续进了厂,当起了工人,过上了好日子。

(他,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别看冯少球工作上追求“极致”,生活中却是个“热心肠”。冯少球不算一个有钱人,到现在,一家人还住在一栋87年建成的普通农房里,那时的家里,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如果别人需要帮助,他却非常慷慨。1992年,邻近的原金盘村特困户冯自庚,四肢瘫痪,几间土砖房摇摇晃晃,随时有倒的可能,却没钱修缮。冯少球知道后,立马拿出1000元送到他家中。1000元在九几年可不是小数目啊,是冯少球大半年的工资。在他的示范下,乡亲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冯自庚建起了一栋崭新的红砖房。像这样扶危济困的事,冯少球还做了很多很多。逢年过节,他常去困难户家中走访,三、五几百的拿钱。到底拿了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他也从不记这些。他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有用就可以了。帮一下乡亲,我心安。”

(他,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

冯少球不爱钱财、不爱虚名,却爱“管闲事”。退休后,村上农电改造他要管,修路修渠他带头......有人问他:“冯老,您一把年纪了,就不想享享清福?”冯老说:“谁说我没享福?乡亲们享福了,我就享福了。”冯老大公无私、乐于奉献、一心为民,乡里乡亲感激他、爱戴他、拥护他,大小事都愿和他说。2018年,村上启动了美丽屋场建设,村民家搭建的棚棚架架要拆除;鸡鸭要圈养,房前屋后要清理,田地要除草除杂;还要无偿使用部分村民的自留地。这下,不少村民就不愿意了,反对的声音特别大。大家认为,祖祖辈辈就这样住的,搞什么美丽屋场?得知美丽屋场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造福的是子孙后代。冯老又一次站了出来,70岁高龄的他,行动已经迟缓,为了得到乡亲们的理解支持,他硬是挨家挨户做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不理解、不情愿的声音消失了,积极配合、踊跃行动的局面形成了。大家伙都说:“冯老说好的东西,我们就说好;冯老想干的事,我们就跟着干。”

美丽屋场建设缺资金,为早日开工,冯老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11万元,村民们也跟着筹集资金,近50万元建设资金,很快筹齐了。不到一年,一个环境优美、道路宽敞、卫生整洁、树木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屋场建成了。金湖村成了方圆几十里最干净、最美丽、最宜居的村庄。一位在长沙买了房定居的村民,看到村上的变化,感到特别自豪,直说要搬回家里住。各个地方的人都来参观学习,无不竖手称赞!

看着家乡的美,冯老笑了。他站在美丽屋场毛主席铜像前,若有所思。往事如风,七十年,犹如昨日。

村民变富了,村上变美了,共产党员那份初心却始终未变。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怀着这份初心,冯老依旧在林荫小道、田间地头发光发热!

来源:湘潭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辉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湘潭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