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对于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年7月27日,住建部发布了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我县花石镇入选。放眼我县17个乡镇,特色小镇资源较为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为扎实。
1.初具规模,特色小镇贯穿一线。例如:花石镇、乌石镇、白石镇、石潭镇依托各地历史、文化、区位、地理、交通、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等基础和优势,逐步完善功能、显现鲜明特色,发展成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镇。同时推进区域联合,将乌石与韶山、花明楼合力打造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将花石镇与南岳衡山串连,打造花石-衡山旅游专线。
2.因地制宜,产镇融合逐步推进。如“湘莲之乡”花石镇、全国文明村镇乌石镇、历史文化名镇石潭镇、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均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条件,因地制宜积极培育休闲旅游、种养、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产业支撑。
3.生态优美,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我县总体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同时一些小镇如乌石镇,无论从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还是生活设施、服务功能,都能从地方的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的角度着手,把文化景点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结合起来,生态环境优美,有利于连片打造主题鲜明的农家乡韵风情,发展旅游业。
1.认识不够,引资渠道不多。各级没有将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来抓,尚未出台特色小镇建设的纲领文件,没有对特色小镇发展进行规划设计。同时投资渠道太过单一,主要来源是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引进难,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尚未激发,一旦有损其利益时,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2.产业不强,发展不均衡。除花石的湘莲产业外,其它小镇的产业缺乏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尚未形成。
3.配套不优,建设水平不高。我县大部分小镇只具备基本的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短缺,整体功能不完备,也缺乏专业性、技术性人才。部分小镇还存在规划建设滞后、街道狭窄、建筑杂乱、绿化不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道路硬化、供电通讯、排水管网、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1.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我们要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加强衔接,抓紧启动实施特色小镇培育计划,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小镇配套政策。本着“重本色、创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用规划指导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编制要把握好发展特色产业、挖掘本地文化、服务旅游和便利生活等多重功能,合理构设项目和载体,将产业融入镇区。
2.广辟渠道,优化多元投资机制。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不能单靠政府投入,建议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在政府主导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引导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通过多元化投资积极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合力,以确保小镇建设的财力支撑。
3.突出特色,做强做大支柱产业。要立足于本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面向市场需求,科学确立特色鲜明的产业定位,坚持立足于“一镇一业,一镇一特色”,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小镇。例如红色旅游风情特色乌石镇,湘莲观赏农产品及加工特色花石镇、历史文化名镇石潭镇、竹木产业茶恩寺镇等。
4.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小镇平时是农民的家园,游客来时是公园、景区;骑行绿道是基础设施,也是旅游产品,对农民来讲是致富之路,对居民来讲是休闲之路,对游客来讲是观光之路,游客与农民和市民一样无偿享受。花石镇能成为湘潭市第一个全国特色小镇,就在于在建设中融合了产业、文化、生态、旅游和社区功能。我们要学习借鉴花石镇的模式,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的道路交通改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升特色小镇的价值内涵,努力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特色小镇。
5.深入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如果政府投资把外面的环境打造得光彩亮丽,而居民店铺里面则没有任何改造装饰,没有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就不会达到特色小镇建设的良好效果。因此建议,要切实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建设的良好氛围,逐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小镇居民提高认识,自觉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使小镇真正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内外一致、人与自然协调的亮丽风景线。
来源:中国湘潭县网
作者:经科委 经济一组
编辑:黄苏